
刘红红,女,1982年1月生,山西阳高人。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内蒙古自治区“英才兴蒙”工程第六类人才(2024)。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、词学研究、语文教育等。
学习经历:
2000年9月-2004年7月,太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学士
2004年9月-2007年7月,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文学硕士
2015年9月-2018年7月,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文学博士
主要研究成果:
出版专著2部,参编教材3部。发表论文40余篇。其中为CSSCI期刊1篇,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3篇,中文核心刊物6篇。
出版著作2部
1.专著《谭献与晚清文坛》(43.3万字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2年
2.专著《绍圣后张耒诗歌创作研究》,内蒙古大学出版社,2013年
(二)发表论文40余篇,代表性论文如下:
1.《试论谭献的骈文批评理论》,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》(C刊),2020(02)
2.《试论况周颐的女性词学观》,《文艺评论》(C扩),2016年第5期
3.《浙西词派研究述论》,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(C扩),2016年第6期
4.《文献集成 嘉惠学林——评<民国词学史著集成>》,《中国韵文学刊》(核心),2018年第2期
5.《谭献词籍校勘论略》,《中华文化论坛》(核心),2019年第2期
6.《论谭献戏曲评点对京剧伶人的品题》,《戏剧文学》(核心),2019年第10期
7.《试论谭献的清代词史观》,《常州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2期
8.《谭献填词作法论略》,《西华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3期
9. 《谭献文学结社考》,《湖州师范学院学报》,2023年第1期
10.《试论谭献经世致用的诗文思想》,《宁夏大学学报》,2020年第1期
11. 《论民国新旧两派词学对谭献的接受》,《内蒙古大学学报》,2022年第6期
12. 《试论谭献词学与书学的关系》,《安庆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3年第4期
13. 《论谭献<复堂词>的审美内涵》,《湖北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3年第4期
14. 《谭献纪实诗“文史互证”向度发微》,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》,2023年第1期
15. 《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》,《鄂州大学学报》,2020
(4).
16. 《理工科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》,《教书育人》2022(36)
17.《蒙汉诗歌交流视域中的旺都特那木济勒家族文学创作》,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,2023(4)
18.《晚清蒙古族诗人延清对杜甫诗歌的接受》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,2024(1)
19. 《蒙汉文化交融视域下和瑛家族的边地纪行文学》《高原文化研究》,2024(1)
20.《蒙汉文化交融中托浑布的山水纪行诗创作》,《阴山学刊》,2023(6)
主要科研项目:
主持教育部课题1项,省级课题6项
1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:蒙汉文化交融中的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研究(22XJC751004)
2.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:谭献与晚清文坛研究(21HQ15)
3.内蒙古教育厅“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”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: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清代蒙古族文学家族汉文创作研究(ESDZX202318)
4.内蒙古规划办项目: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清代蒙古行记的北疆书写研究
5.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: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清代蒙古族家族汉文创作研究(2023BY08)
6.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:理工科院校中文类通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研究(NGJGH2019173)
7.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:北宋绍圣以后党争与张耒诗歌创作研究(NJSY14177)
主要获奖:
1.2019年获全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库社科理论类青年拔尖人才荣誉称号
2.2023年获包头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一等奖
3.2021年获包头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
4.2024年内蒙古科技大学“151”人才工程(第一批)优秀青年教师
5.2020年获内蒙古科技大学优秀讲义二等奖
6.2020年获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二等奖
7.2022年荣获第二届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秀奖
8.2020年荣获内蒙古科技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
9.2024年荣获内蒙古科技大学建龙教学成果奖二等奖
10.2022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获内蒙古科技大学一流课程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
11.2023年指导学生获自治区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
12.2023年指导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项目
13.2021年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“挑战杯”全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